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就业和生态扶贫新闻发布会

 

 

  5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成,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茹栋梅,省人社厅副厅长李浓,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李振龙,介绍山西省产业就业和生态扶贫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学英: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主题是产业就业和生态扶贫。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立足山西实际,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因地制宜组织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等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成,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茹栋梅,省人社厅副厅长李浓,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李振龙,请他们介绍山西省产业就业和生态扶贫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成介绍相关情况。 

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张建成: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山西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现在,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山西省产业就业和生态扶贫相关情况。 

  脱贫攻坚战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立足山西实际,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因地制宜组织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等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特色产业扶贫实施“特”“优”战略,培育发展产业带贫主体,建立完善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所有贫困村都建立起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产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机制;依托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五大出口贸易平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带动127.7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五有”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机制创新典型。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培训就业扶贫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63.4万人次、带动务工就业91.8万人,打造地方特色劳务品牌90多个。“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在大同市举办。生态扶贫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特别是创新生态建设参与机制,广泛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平均每年带动52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10亿元左右,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肯定我省做法,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在我省吕梁市召开,国家三部委发文推广我省造林扶贫合作社模式。光伏扶贫建设村级电站5479座、集中电站53座,总规模294.4万千瓦,带动9963个村(其中6602个贫困村、3361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惠及72万贫困户。光伏扶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光伏扶贫现场会在大同市召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转型的起步之年。下一步,我们要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根本之举、长久之策。围绕“特”“优”战略,组织实施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培育发展带动帮扶主体,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深化消费扶贫促进产销衔接,实现产业带动、产业增收、产业致富。坚持把技能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硬任务、硬措施、硬支撑,实施建档立卡、精准培训、考核评价、发放证书、安置就业“一条龙”推进,提高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实现持证赋能,就业增收。坚持绿化彩化财化相统一,增绿增收增效相协调,跟进落实生态扶贫“五大项目”政策,进一步挖掘合作社造林、特色林产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生态管护等带动群众增收的潜力,提升生态建设项目帮扶效益。持续抓好光伏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确保年发电收益稳定在18亿元以上,让光伏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

马学英: 

  谢谢张建成副主任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按照惯例,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支撑,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根本之举、长久之策。我省将特色产业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之首,请问,我省产业扶贫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成功经验?在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抓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茹栋梅:

  脱贫攻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上下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合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不断完善产业扶贫“五有”机制,脱贫产业快速发展,产销衔接更加紧密,龙头企业带动格局基本形成,为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提供有力产业支撑。全省构建了“东药西薯、南果北杂、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牧业乡村游”的脱贫产业格局,培育了杂粮、果业、蔬菜、中药材、畜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七大特色扶贫产业,58个贫困县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0141个,7993个贫困村全部确立了“五有”产业扶贫机制,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1563个、合作社43689个,所有贫困县均培育了2-3项脱贫主导产业。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56万人、贫困人口150余万人次,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均掌握了1-2项产业技能,有127.7万贫困人口主要靠特色产业带动增收脱贫。全省培育形成了一批有价值、能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典型,“五有”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云州区“黄花铺出扶贫黄金道”、平顺县“药草飘香富万民”入选全国产业扶贫范例,“三对三扶三分强”扶贫模式入选全国农业企业产业扶贫范例。 

  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一是明确工作思路,确保精准到村到户。确立了具有山西特色的“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思路,每个贫困村都确立了特色产业和产品;确立了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构建了贫困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产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产业扶贫机制,努力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从根本上破解了产业扶贫到村到户不够精准的问题。 

  二是聚焦深度贫困,着力攻克坚中之坚。研究制定了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若干意见,出台了“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为深度贫困县量身定制共享政策十条、专享政策每县一条。制定了《山西省深度贫困县农林脱贫主导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持10个深度贫困县每个县都培育了1-2项带贫增收突出的农林主导产业。 

  三是创新工作举措,拓展消费扶贫渠道。采取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和进军营,“五进”对接承销、龙头企业带销、宣传推介展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基地认领订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和劳动就业推销的“五进九销”方式,促进贫困地区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 

  四是坚持规划先行,优化脱贫产业布局。编制了“十三五”山西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58个贫困县特色产业扶贫规划和10个深度贫困县农林主导产业培育规划,形成了“1+58+10”的产业扶贫规划体系。制定《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行动方案(2016-2020年)》和《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实施了特优区和产业园创建等九项行动,深入推进特色农业扶贫,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脱贫主导产业的培育。 

  下一步我们要坚持“特”“优”战略,依托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五大出口贸易平台建设,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提升脱贫产业发展质量水平,全力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落实好财政扶持政策、金融保险政策、用地保障政策等各类帮扶政策,进一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实施特色种养业行动计划,创建一批杂粮、水果、蔬菜、食用菌、药茶、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园区、基地、示范片,支持改造一批老旧闲置日光温室、中低产果园,打造一系列药茶“爆品”,建设一批大型生猪产业集团、培育壮大一批优秀本土企业、支持一批家庭牧场等新型主体,强化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三是重点发展脱贫地区乡村优势产业,开发提升“农、特、优、新”产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脱贫地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一主体”示范村,构建“点”“线”“面”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四是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从脱贫县开工的十大产业集群项目中,选择超过25个重点项目给予支持,支持资金超过5000万元,撬动超过1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脱贫县十大产业集群发展。 

  五是壮大产业“龙头”,对在脱贫地区设立分公司或建立原料加工基地的企业进行重点倾斜。加大带贫益贫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倾斜认定一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农民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积极引导在外务工、大学生、工作的成功人士带资金、资源返乡创业,推动与脱贫户成为利益共同体。 

  六是强化技能服务,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扎实推进初、中、高级职业农民认定,持续强化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发挥产业技术专家组、科技特派员和产业体系专家等专家队伍的作用。 

  七是畅通产销衔接,组织脱贫地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展示展销活动,主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消费市场,创新主播带货、网上主题销售等活动。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特别是田头市场建设,抓紧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指导脱贫地区培育一批区域性公用品牌,支持创建一批功能农产品品牌,全面加强脱贫主导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下一步我省在帮助脱贫人口就业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省人社厅副厅长 李浓: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途径。近年来,我省搭建平台、拓展岗位、优化服务,千方百计帮助贫困人口就业,为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林草、扶贫等部门的协同,稳住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的规模,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一是加强就业动态监测。每个脱贫劳动力的年龄、学历如何?就业失业情况怎样?有何培训就业意愿?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是提供精准帮扶的重要前提。我们将在已经建立的脱贫劳动力信息数据台账基础上,进一步及时更新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意愿等变化情况的动态数据,精准化提供就业帮扶。 

  二是支持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市县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创立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扶贫车间,增加更多就业岗位。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优先安排脱贫劳动力等乡村低收入群体就业。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为脱贫人口特别是弱劳动力、半劳动力提供就业帮扶。 

  三是扩大省外劳务输出。3月25日,山西省外出务工人员服务总站挂牌,随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劳务服务中心站和114个劳务服务工作站相继成立,加强省际间劳务协作,优先为脱贫劳动力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权益维护等服务。持续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支持劳动者走出国门就业。 

  四是优化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省、市、县各级人社部门在线上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服务模式,在线下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同时,我们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多维度促进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更好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社部门将持续加强就业帮扶力量,加大就业促进工作力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人人持证 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作为我省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脱贫劳动力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方面,今年要做哪些工作? 

  

省人社厅副厅长 李浓: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2018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这项惠民工程实施3年多来,全省累计培训350万人次,144万人取得各类技能证书,培训人员就业率、增收率分别达到26%、30%以上,促进了包括脱贫劳动力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 

  2021年是“十四五”起步之年,省委、省政府对“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全省将投入20亿元、培训200万人、新增持证100万人、新就业100万人,其中,全省计划培训脱贫劳动力70万人,实现脱贫劳动力培训全覆盖。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培训任务精细化。将70万脱贫劳动力培训任务细化分解,并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工作合力,压实考核督导,把责任要求落实到具体部门,保障培训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培训项目多样化。今年,我省将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不稳定户、易致贫户等重点群体进行普惠制培训,培训坚持需求导向,积极开展以持证就业为目的的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培训。进一步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 

  三是培训帮扶精准化。依托全省统一的人员基础信息库,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系统的业务数据,掌握重点群体的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工作,努力为脱贫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等全方位精准服务,稳定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水平,巩固脱贫成果。 

  

人民代表报记者:

  我省联动实施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攻坚战”,为全国生态扶贫提供了“山西方案”,生态扶贫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最大亮点。请介绍一下我省生态扶贫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有哪些,下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 李振龙:

  脱贫攻坚以来,我省认真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联动实施造林绿化务工、退耕还林奖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实施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过程,每年带动52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10亿多元,走出一条统筹生态生计、协调增绿增收的生态脱贫之路。生态扶贫成为全省脱贫攻坚最大的政策。 

  造林绿化务工方面,我们创新林草生态建设参与机制,组建扶贫造林合作社承揽贫困县造林任务,改招投标为议标,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运作模式,打破不能干的制度壁垒,补齐不会干的能力短板,防范不公正的分配漏洞,让贫困群众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全省58个贫困县组建造林扶贫合作社3378个,吸纳贫困社员7万余人,累计完成造林1300万亩,平均每年惠及4.3万贫困社员,人均年增收8700多元。 

  退耕还林奖补方面,我们牢牢把握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从2016年开始向国家争取退耕指标,下功夫把生态区位重要、贫困人口集中、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基本实现25度以上陡坡耕地的应退愿退尽退。全省累计退耕还林473万亩,其中58个贫困县实施436万亩,20.66万贫困户退耕154.4万亩;累计下达退耕还林农户补助36.84亿元,其中58个贫困县33.96亿元,户均累计增收7700多元。 

  森林管护就业方面,我们在精准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的基础上,整合天然林保护、国家公益林、未成林管护等项目投资,精准设立生态管护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在参与管护中增收。以2020年为例,58个贫困县管护员数量达到4.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8万人,管护工资达到每人每年7300元。 

  经济林提质增效方面,我们大力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实现贫困户低质低效经济林的全覆盖,累计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450万亩,建设省级示范园100个,补齐了林农经营管理的短板,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全省新发展经济林450万亩,干果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1950万亩,初步形成了核桃、红枣、仁用杏、柿子、花椒五大干果主产区,晋西北沙棘、安泽连翘等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山西核桃、吕梁红枣成为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 

  特色林产业富民方面,我们实施“小灌木大产业”战略,大力推行“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立体化种植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着力构建“稳受益、不返贫”的林草产业发展体系。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535万亩,实现产值29亿元,带动农户30万人。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期间,对我省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的做法给予肯定,鼓励我们坚持下去,不断取得实效。2017年,国家林草局、国务院扶贫办在我省召开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通知,推广我省造林扶贫攻坚合作社模式,生态扶贫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了“山西方案”和“山西路径”。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肯定了我省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推进生态扶贫的做法。2020年,我省生态扶贫工作再次获得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 

  下一步,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绿化彩化财化相统一,增绿增收增效相协调,落实好“四个不摘”政策要求,优化调整现有生态扶贫政策,深挖合作社造林、特色林产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生态管护带动山区百姓增收的潜力,实现惠及贫困人口向惠及整个山区老百姓转变,着力打造生态扶贫升级版,蹚出林草生态富民小康路。 

  一是依托造林工程增加劳务性收入。继续推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模式,采取议标的方式,将脱贫摘帽县的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任务安排给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造林合作社承揽实施的任务,社员劳务收入不得低于工程总投资的45%。推进“党建+合作社”等组织模式,把党支部和合作社融合起来,凝聚改革发展活力,增强乡村振兴动力,构建党支部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的新格局,带动脱贫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过程中增收。 

  二是依托退耕还林保障政策性收入。继续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依托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落实退耕还林省级配套资金,在完成退耕还林任务基础上,逐年将退耕还林农户补助资金兑现到户,持续带动退耕还林农户增收致富。 

  三是依托生态管护增加工资性收入。在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基础上,继续整合天然林保护、国家公益林、未成林管护等项目投资,精准设立管护岗位,积极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员、复退军人等人员参与生态管护,在提升生态管护成效的同时提高其收入。 

  四是依托经济林提质增效保障资产性收入。依托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今年继续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200万亩,其中在58个脱贫摘帽县实施150万亩,提高干果经济林和特色经济林的管理水平,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 

  五是做强特色林产业提升经营性收入。继续实施“小灌木大产业”战略,坚持产业富民,坚持发展特色林产业与推进“三化”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产业,建设一批富民增收的产业基地,培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构建“稳受益、不返贫”的长效机制,带动广大群众长期稳定增收致富。 

  总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抓铁有痕的韧劲、踏石留印的干劲,强化巩固拓展生态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责任担当,巩固拓展好生态扶贫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立新功。  

  谢谢大家!  

  

山西农民报记者: 

  我省是全国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这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光伏扶贫也因此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一大特色亮点。请问这项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接下来将如何管好用好光伏电站这笔扶贫项目资产,确保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张建成:

  我省是全国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份,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把光伏扶贫列入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之一,在工作上先行一步,政策上抢抓先机。2015年以来,全省建成并网光伏扶贫电站294.4万千瓦,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建设村级(联村)电站5479座,集中电站53座,光伏扶贫蹚出了一条资产收益扶贫新路,成为推动贫困地区产业重构、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成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来源。到2020年底,累计发电收益37.36亿元,带动9963个村(贫困村6602个、非贫困村3361个)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以上,贫困户参与公益岗位得薪金、参与小型公益事业挣现金、文明敬老获奖金、特殊困难领取救助金,累计72万贫困户受益。 

  二是开辟能源绿色产业帮扶新业态。2020年结算光伏收益19.6亿元,光伏扶贫设置公益岗位24万个,用最确定的光伏扶贫收益应对不确定的疫情影响,成为防止返贫致贫,促进稳定增收,确保脱贫攻坚收官交账的硬支撑。 

  三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普及。光伏扶贫的实施,为全省能源转型向乡村纵深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四是激活乡村发展要素焕发内生动力。以往无人问津的荒山荒坡成为助力脱贫增收的金山银山,农村资源等发展要素得以全面释放。 

  五是有力拉动乡村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全省光伏扶贫项目全生命周期可节约标准煤344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88.3万吨。光伏扶贫电站被群众誉为“永不撤走的蓝色工作队”。2018年获“中国能源产业扶贫政府创新奖”。2019年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20年全国光伏扶贫工作现场会在大同市召开,会议肯定:山西是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起步早、干得好,取得“发电效率高、后续运维好,收益分配准,监管主体实、稳定运行久”的工作成效。 

  光伏扶贫项目是脱贫攻坚贫困村集体经济留下的优质资产。加强光伏扶贫项目资产的运维管理,确保这些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下一步,我们要把光伏扶贫电站管好用好。 

  一是确保年度收益稳定。“十四五”期间,全省光伏扶贫电站,力争实现每年发电收益稳定在18亿元以上的目标,让光伏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的产业支撑。 

  二是加强后续运维管理。依托省级监测调度平台,对光伏扶贫村级电站运行数据实时监测,确保发电效率高、后续运维好、收益分配准、监管主体实、稳定运行久。 

  三是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深入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要求,对村级电站大约一万名左右的管护人员全员培训、持证上岗。 

  四是规范光伏收益管理。重点保障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半劳动力、弱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马学英:

  非常感谢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人社厅、省林草局4位负责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