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吕梁英雄传》铭记铁血英豪

 
  • 多个版本的《吕梁英雄传》。

  • 图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原办公场所,这里也是马烽、西戎曾工作过的地方。

  •   

    [红色记忆]

      春风里,记者来到太原市南华门东四条一处幽静的民国庭院之中,这里曾是著名作家马烽、西戎工作过的地方。由二人著作的《吕梁英雄传》是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民众抵御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是吕梁人民血与火的战斗史诗。
      在抗日战争中,晋绥边区人民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许多热血男儿踊跃参加八路军,在家乡的就参加了民兵。这些民兵平时在家生产,抽空练兵习武;战时便拿起步枪、火枪、地雷、手榴弹和敌人战斗,保护群众,日夜打击敌人,并且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创造了明的、暗的、软的、硬的各种战法,组织了“变工爆炸”,实行了“劳武结合”,粉碎了敌人的“蚕食政策”“怀柔政策”“三光政策”以及数次“强化治安”。在机动灵活、形式多样的民兵抗日游击战中,民兵英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被当地群众广为传颂,妇孺皆知。
      1945年春,晋绥边区召开第4届群英大会,表彰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的124位民兵英雄。其中,有神枪能手,有破击英雄,有锄奸模范等等。大会结束后,《晋绥大众报》原准备一一介绍这些英雄人物,但限于版面,很难充分展现英雄的事迹。当时负责报道工作的马烽和西戎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建议把这些民兵英雄们的典型材料糅合在一起,以《吕梁英雄传》为题,写成通俗小说在报上连载。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编委会的肯定,社长周文建议他们使用传统的章回体来写。于是,马烽、西戎开始多方搜集材料,采访受表彰的先进人物,讨论写作大纲,然后分头写作。1945年6月5日,《吕梁英雄传》开始在《晋绥大众报》上连载,每周一回,作者边写边刊登,到1946年8月20日全部刊登完毕,共95回。
      1946年,马烽、西戎整理了小说的前37回,由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吕梁英雄传》单行本(上册)。延安《解放日报》摘录转载,反响热烈。周恩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谈时,又将此书带到重庆,在《新华日报》上连载,受到山城人民欢迎,在文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当《吕梁英雄传》在《晋绥大众报》连载时,马烽、西戎因工作任务繁重,无法集中时间和精力一气呵成,所以导致故事情节中出现漏洞、人物活动有时矛盾、文字显得粗糙等缺憾。对此,马烽后来回忆说,有一次他去采访时,有读者向他指出,连载故事中西戎写到敌人来“扫荡”,一位老太太藏到山药蛋窖里,被敌人用手榴弹炸死了。到他写以后的故事时没有注意到这个结局,又写了那位老太太提上鸡蛋去慰劳八路军。一些细心的读者还来信指出细节的矛盾,作者很快作了修改。对于读者的每一封来信,作者都认真阅读,妥善保管。对于专家和文友们提出的每一个建议,作者更是反复思考,能采纳的尽量采纳;不能采纳的也要分析研究。连载完以后,作者归类了各方面的意见,准备作全面修改时,恰逢根据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他们都被抽调到土改工作队。直到1949年初土改结束后,他们才得以集中一段时间对《吕梁英雄传》全书进行通校、修改,将原来的95回压缩到80回,共28万字,于当年10月由北京新华书店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出版发行。
      小说一面世,马上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许多识字的人把阅读《吕梁英雄传》作为重要的事情,不识字的人就围坐在一起请人朗读。故事中的英雄雷石柱、孟二愣,武工队员武得民等,成为晋绥边区家喻户晓的人物。正如延安《解放日报》解清的文章所评价,小说“是因为它所写的晋绥人民杀敌保家的事情,都是当地老百姓熟悉的事情。‘七七’以后,晋绥军仓皇溃退,吕梁山脉桦林山康家寨沦入敌手,无辜人民遭敌烧杀、抢掠。一直到一二〇师东进,组织民兵,反掉‘维持’,实行劳武结合,战胜敌人的‘扫荡’和破坏,而创立了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晋绥人民都是亲身参加,亲身体验过的,他们不仅从书里看到自己走过了怎样艰苦、崎岖、危险的道路,经历了如何惊心动魄的残酷复杂的斗争,而且是从书中认识了自己,肯定了自己,也教育了自己”。
      诚如马烽、西戎在《吕梁英雄传》后记中所说,他们在整理、写作时并没有计划要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因而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在书稿的结构上,在故事的发展上存在缺陷和不足。但《吕梁英雄传》仍然堪称抗日战争史的一部优秀史诗,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感悟初心]
    父亲曾跟我们一起改编讨论剧本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编剧梦妮

      1945年春,《吕梁英雄传》开始在晋西北根据地的《晋绥大众报》上连载,距今已有76年的历史。这部反映时代生活、又很接地气的小说一经露面,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5日刊的通俗小报《晋绥大众报》,短时间内订阅数就翻了一番。目前拥有小说出版权利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已连续10多年,每年都有重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陆续有电影、广播小说、评书、多个版本的连环画、电视剧、缩写本、民族舞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改编作品呈现。
      在电视剧兴起之后,《吕梁英雄传》曾被多家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公司看中。西戎先生去世后,《吕梁英雄传》搬上荧屏的责任就落在了我父亲马烽一人的肩上。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吕梁英雄传》拍摄电视剧的事情再次被提上日程。我父亲很有亲自动手改编的冲动,然而他毕竟是80多岁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在家人“强大”的压力下,他最后选择了张石山先生和我来改编。已积累丰富创作经验的父亲,不断与我们讨论改编思路,有时还要亲自动笔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供我们参考。终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用他的话说,他是以半本《吕梁英雄传》起家,也是以《吕梁英雄传》结束的。
      我父亲他们写《吕梁英雄传》的时候,只是20岁出头的小青年,初心并非是想成名当作家,而是为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不畏强暴、与日寇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后来我父亲他们成为享誉文坛的“山药蛋派”的主力作家,一个改编作品对他们已有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并不会形成重大影响。但父亲是位尽职的作家,倒在了他的职业岗位上。
      源自现实生活的《吕梁英雄传》,是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它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记者手记]

      3月19日,记者走进山西省作家协会原来的办公场所。这处幽静的民国庭院,曾是著名作家马烽、西戎工作过的地方。70多年来,这里培养了大批的“山药蛋派”作家,一直是山西文学青年与文友们心中的圣地。
      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是马烽、西戎的重要代表作,对山西的文学创作和作家的影响非常大。76年来,先后由各大出版社印刷成多种类型的中英文版本,在海内外广泛发行。
      今天,与马烽的女儿梦妮谈起《吕梁英雄传》,我们可以看出晋绥边区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看到战争年代,3万多名吕梁英雄儿女血染沙场的壮阔场景。一部《吕梁英雄传》,就是吕梁人民血与火的战斗史诗;一部红色经典,已经穿越时代让吕梁英雄永放光芒。

    本报记者孟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