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稳得住 看易地扶贫搬迁的“山西答卷”

 

易地扶贫搬迁让老年人更加幸福,年轻人更有希望,小朋友更加阳光……回顾“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山西省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之路。

五年来,山西省共建设1122个集中安置区17.5万套安置住房,配套了一批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新建和改扩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配套了一批产业就业项目,实现了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山西聚焦最困难的地方,紧盯最穷困的人群,抓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搬迁为重点,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办法,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使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据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马双喜介绍,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达到250亿元,有力拉动了贫困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城乡经济增长增添了新引擎。全省33.44万人集中安置到城镇,城镇安置率达到71%。

“十三五”时期,山西省整体搬迁深度贫困自然村3365个,实现应拆尽拆、应复垦尽复垦。易地扶贫搬迁减轻了迁出地环境承载压力,可以说是,一个战场同时打赢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治理两场战役。

整村搬迁、风貌管控……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山西省形成了两大特色亮点。截至2020年底,全省整体搬迁336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同时,突出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乡土风情、田园风光,山西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重视集中安置点的外观风貌设计,将286个集中安置点打造成为脱贫攻坚标志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住上好房子不等于过上好日子”。

山西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张玉宏坦言,搬迁群众是容易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特殊群体,集中安置区是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区域,抓好后续扶持工作尤为重要。

当前,山西省已出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努力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走上好路子。

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通过集中摸排提高监测效率,通过建立风险台账分类制定帮扶预案,对出现临时性困难的搬迁家庭及时给予重点帮扶。同时,在507个百人以上安置区已派驻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强化帮扶对象的动态管理。

促进安置区特色产业发展。协调配合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部门,推动安置区建设配套产业园区,发展特色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坚持办好扶贫车间,加快安置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创新创业。将安置区周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纳入“十四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用好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加快补齐后续产业不足这个短板。

分类开展持证培训就业帮扶。对出不了门、离不了家、照顾老人孩子等特殊群体,就近就地优先安排在扶贫车间,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对年富力强、文化程度高、潜力大的搬迁劳动力有组织安排外出务工,同时大规模开展持证培训,全面提升培训率、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让更多的脱贫劳动力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路在脚下铺就”。

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后续扶持的信贷投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便捷服务。采用PPP、过桥贷款、利用地方债撬动金融资本等多种方式,支持搬迁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产业园区和生态林业扶贫项目建设。

提升安置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强化属地管理,压实迁入地主体责任,确保群众享受便捷服务,不断增强归属感;健全组织体系,全覆盖建立党组织,加快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综合治理体系;注重教育引导,加强搬迁群众培训和感恩教育,结合当地居民风俗习惯,促进搬迁群众逐步融入新社区,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脱离生存环境恶劣的山庄窝铺,获得了更加均等的发展机会,也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的山西路径,让全省47.2万搬迁户迎来新生活、实现新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