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介绍我省克服疫情影响支持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有关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

 

  

  3月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魏志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师广卫,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张科职,介绍当前我省克服疫情影响支持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有关政策措施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负面影响,2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克服疫情影响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制定了特色产业、务工就业、产销衔接、资金项目、金融扶贫、兜底保障等6个方面28条具体举措,全力克服疫情对贫困群众增收的影响,全方位加大对贫困群众支持力度,确保我省2020年如期实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政策措施”的相关内容,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魏志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师广卫,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张科职,就当前我省克服疫情影响支持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有关政策措施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同志作介绍。

  

省扶贫办主任 刘志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

  突如其来的疫情,近期给脱贫攻坚带来较大影响。楼阳生书记、林武省长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和工作部署。2月20日省委第153次常委会上,就克服疫情影响,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要求省扶贫办提出政策措施。2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以明电印发了通知。

  下面,我就这个文件的起草背景、主要内容、近期工作和下步打算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一会儿,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信社的同志还要就具体政策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王成副省长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抽调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及时调查调度全省情况,分析研判疫情态势,先后两次协调推动25个省直部门,就克服疫情影响,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提出政策措施。

  从专题调研、分析研判的情况看,疫情对我省脱贫攻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一度滞销积压,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推迟,扶贫项目、扶贫车间和扶贫企业复工复产延缓,直接影响了贫困群众今年一季度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稳定增长。

  鉴于此,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克服疫情影响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这个文件。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

  针对疫情的影响,文件从加大特色产业、务工就业、产销衔接、资金项目、金融扶贫和兜底保障支持力度六个方面,提出了28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针对性强,有力度,有温度,含金量高,带动增收作用大。

  第一部分,加大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共6条。主要是:农产品十大产业集群、省级龙头企业、旱作节水项目和省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果业蔬菜产业园布局等政策、项目、资金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农资企业和用于防疫物资采购、储备和仓储服务等贷款优先贴息支持。对有效应对疫情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优先认定省级示范联合体,并予以奖补项目倾斜支持。组织开展为贫困村、贫困户、扶贫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服务。倾斜支持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训资金5088万元。支持旅游扶贫示范村“十个一”工程建设,有序组织景区景点开放。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安排3亿元支持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150万亩。对发展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合作社、贫困户、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等给予补助。

  第二部分,加大务工就业支持力度,共5条。主要是: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一车一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包车免公路通行费,并对输出和吸纳贫困劳动力的中介和企业给予补助。对疫情防控期间培训效果好的培训机构和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可加大奖补力度。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电商培训。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组织贫困劳动力参与疫情期间开设的临时公益岗位。光伏扶贫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工资,对防疫工作表现突出的贫困户予以奖励,对受疫情影响生活困难的贫困群众予以补助。

  第三部分,加大产销衔接支持力度,共4条。主要是:对贫困地区积压农特产品,开展“一对一”产销对接,开通“菜篮子”产供热线电话,支持电商、邮政、快递销售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深入推进“五进九销”消费扶贫,组织农特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和军营。省属企业年度订单采购额同比增长不低于30%。对年网销贫困地区特色产品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不超过网销额5%(最高50万)的奖励。对贫困县供销社电商企业给予“五免一扶持”的资金优惠政策。供销系统扶贫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帮扶、就业帮扶等带动贫困户增收,在农产品、中药材收购上给予价格优惠,在商户入驻上提供减免优惠。

  第四部分,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共4条。主要是:省级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倾斜支持受疫情影响地区,市县专项扶贫资金加大对产业就业、产销衔接、开工复工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对符合疫情防控需要和脱贫攻坚政策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支持。对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中的建设项目,优先给予省级资金支持。取消贫困县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县级配套资金,加大贫困地区项目资金支持,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对贫困县扶贫项目用地应保尽保,随报随审,网上审批。

  第五部分,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共8条。主要是: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中小微企业、扶贫项目给予延期还款、融资担保支持。对有合理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贷尽贷,对复工复产的扶贫企业加大产业扶贫信贷投放,给予差异化支持。对产业扶贫中小微企业和能人大户给予不低于10%的贷款利率优惠。依托网络为贫困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对受疫情影响逾期还贷的不做征信不良记录。推动保险机构开展返贫险业务,对贫困户和吸纳贫困户70%以上的扶贫企业,按规定减免自缴农业保险费。

  第六部分,加大兜底保障支持力度,共1条。主要是: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

  三、近期采取的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省扶贫办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跟进学习落实楼阳生书记先后20次专题会要求和林武省长具体部署,及时采取有效举措,指导全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坚决把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建立工作调度研判机制,千方百计摸准实情难题。从正月初四开始,省扶贫办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先后三次发出《通知》,指导驻村帮扶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和帮扶工作。全省驻村帮扶干部2月21日前已经全部到岗开展工作,到岗率97%。我们建立每周分析调度报告制度,重点对贫困人口外出务工、扶贫企业和扶贫车间开工复工、扶贫项目建设进展、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等四方面动态情况,研判疫情影响,加强具体指导。

  二是统筹出台支持政策,千方百计降低疫情影响。除今天发布的政策外,从2月14日到3月2日,我们联合省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国资委、山西银保监局等部门相继出台9个专门的政策文件,就应对疫情影响做好扶贫小额信贷、调整优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加强困难群众服务保障、推进就业扶贫、深化消费扶贫行动、优化光伏扶贫分配等提出政策支持措施和相关要求。

  三是上下联动抓落实,千方百计解难题办实事。针对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难问题,开展务工需求摸排,“点对点、一站式”接送返岗贫困劳动力。各市县组织专车专列1171车次,帮助2.5万人返岗复工。针对春耕生产和农产品积压问题,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农资企业和经销商“点对点”生产、配送,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春耕备耕农资供应。集中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慰问我省支援湖北医疗队。近期全省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特产品763.7万元。针对扶贫项目建设扶贫企业开工复工难的问题,各市县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0项措施,简化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流程,加快招投标和开工进度。

  四是精准帮扶到村到户,千方百计做好特困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不能就业生活困难的,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农村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困对象按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5—10%的比例提高救助水平。今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省级提标240元,全省平均达到5000元以上。启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价格临时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四、下步工作打算

  坚持每周一次工作调度和综合研判机制,加大对省直部门的协调力度,加强对市县的跟进服务,及时跟进各项政策精准落实,持续降低疫情影响,特别要把贫困劳动力产业就业帮扶措施,逐户逐人落实到位,力争今年全省外出务工人数不少,收入不减。

  一是持续推动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培训需求和动态落实情况等,推进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开展订单式培训,“点对点”输出,做好后续服务保障。更多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务工增收。

  二是持续抓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衔接。逐项落实消费扶贫“五进九销”措施,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工作,开展积压农产品专项对接活动,支持贫困县建设消费扶贫供应平台,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支持,组织电商平台、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开设专区专柜等措施。

  三是持续抓好扶贫企业和项目达产达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联村、联企、联农户,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服务疫情防控、服务春季生产、服务产业扶贫“三联三送三服务”活动。有关部门简化扶贫项目、扶贫企业开工复工相关手续,帮助扶贫车间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

  四是持续发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精准帮扶作用。充分发挥1.4万支驻村工作队,4.24万名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的作用,以户为基,精准到人,开展各类问题清零行动;以村为体,补短强弱,增强为群众服务办事能力;以县为战,发起总攻,交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答卷。

  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下面进入记者问答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各位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为克服疫情影响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财政部门有哪些具体举措?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 魏志华:

  谢谢您的提问。为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全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省财政厅防疫和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尤其是在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方面,靠前站位、主动作为,通过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克服困难、稳定增收,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切实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资金拨付。2020年,省财政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已提前下达各贫困县转移支付4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安排脱贫攻坚债券31.97亿元,重点支持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扶持,以及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此同时,及时完善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针对疫情期间工作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支出重点,支持贫困群众增收。在此基础上,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的时候,我们将充分考虑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

  二是调整和优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及时修订相关政策,指导市县结合实际,加大对产业发展、就业务工、产销对接、开工复工和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比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扶贫项目,可在适当上浮有关项目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补助标准;对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可给予一次性生产补贴和贷款贴息;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增的保洁环卫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对罹患新冠肺炎、集中或居家隔离、无法外出务工等生活陷入困境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因疫情致贫返贫农民群众,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等。

  三是及时为扶贫龙头企业纾困解难。为促进贫困产业发展,省财政于2017年设立扶贫周转金,专门用于对带贫能力突出的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成立以来共发放46.68亿元,吸纳5万多名贫困人口就业,带动4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在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疫情的影响,这些龙头企业受到的冲击很大,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省财政及时调整政策,明确扶贫周转金在4月30日前到期的可申请展期;原采用按月结息的可申请调整为按季结息;因疫情防控导致还款逾期的企业,可申请延期还款。

  四是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恢复生产。为了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在疫情期间继续发挥好支持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调整农业信贷担保政策。比如,协同相关金融机构,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调整业务办理模式,积极开展线上业务;对新增、续保项目,担保费率一律下调至1%,最大降幅50%左右;及时办理担保展期并免收展期期间的担保费;加大对农担客户的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发放低利率贷款;对银行前置审批30万元(含)以内的,免设反担保要求,等等。

  五是加强对各地政策落实的指导和督促。为了确保好的政策取得好的效果,省财政加强对市县财政部门进行政策解读,及时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并督促各市县提出针对性措施。如,晋城市推出多项补贴政策,对本年度与贫困劳动力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用工补助。吕梁市设立了疫情防控临时性公益岗位,实行扶贫积分奖励制度,鼓励贫困群众参与乡镇疫情防控登记安检工作。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发挥好财政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撑作用,确保全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这次出台的政策有不少支持产业发展的措施,农业农村部门如何抓好这些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赵文志:

  这次疫情给我省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主要是春耕生产受阻、农产品销售不畅、企业复工复产困难、项目开工不足等等,这一段时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制定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春耕生产和“菜篮子”产品、农资保障意见。与交通、商务等部门联合开辟绿色通道,解决农产品销售和市场供应。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开工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贷款难题。已经为闻喜牧原公司等7家龙头企业争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扶持贷款”4.4亿元。目前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率达75%。

  这次省政府出台的28项政策,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落实的有5项,主要有:十大产业集群向贫困县倾斜、支持带贫龙头企业、强化农技服务、保障春耕生产、组织产销衔接。这些政策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带动增收作用大。我们将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重点是“四化”推进。

  一是政策项目化。按照项目为王的要求,把这次文件精神与省政府已经出台的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意见结合起来,优先安排在贫困地区实施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我们已经在全省筛选了30个标杆项目,其中12个项目在贫困县实施,当年投资22.5亿元。

  二是帮扶精准化。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靶向施策,精准帮扶,落实“五有”机制(村有脱贫产业、带动主体、合作经济组织,户有增收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确保户户都有增收项目。特别是针对带贫企业的需求诉求,跟踪对接。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将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贷款贴息、人才引进和投资奖补等。继续向金融机构推荐贫困地区龙头企业,争取信贷支持。

  三是服务精细化。落实疫情防控分区分级措施,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技术到户的堵点,迅速恢复农业生产。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三联三送三服务”活动,“三联”就是联村、联企、联农户;“三送”就是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三服务”就是服务疫情防控、服务春季生产、服务产业扶贫。

  四是对接多样化。全面摸底排查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点对点、一对一,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与目标市场对接,今天下午农业农村部将组织我省与北京、江苏、河南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线上对接,解决我省水果滞销问题。

  总之,我们把政策落实好、把项目组织好、把机制建立好、把服务对接好,确保贫困地区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谢谢大家。

  

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近年来,有许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特别是外出务工实现了增收脱贫。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使一些贫困劳动力无法正常返岗复工,对他们的就业增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请问人社部门在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新的政策举措?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师广卫: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现实。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近年来,我省有大批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找到了工作、增加了收入。这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正赶上春节前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回家过年,按往常,一般是在春节后一个月左右就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重新就业。这次疫情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不能出、不敢出、也有人不想出去打工。目前,一部分节前返乡的农民工还滞留在老家、没有外出返岗,还有一些人失去了原来的岗位,对他们增加收入产生了直接影响,表现得特别明显。

  为应对疫情影响,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楼阳生书记、林武省长、胡玉亭副省长等省领导对“如何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都作出了专门的指示、批示,要求要抓住时机,提高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切实稳住工资性收入水平。

  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提供培训就业岗位信息、解决交通工具、就地就近找岗位,帮助他们尽快返岗或者找到新的工作岗位,获得报酬、增加收入。具体来讲,就是采取了:优先返岗、优先复工、优先吸纳、优先招聘、优先培训的“五个优先”措施。

  一是优先返岗。对春节前返乡、因疫情影响无法返岗的农民工,人社部门与公安、交通、卫健、铁路等联系,共同为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牵线搭桥,提供“点对点”服务,帮助农民工从家门口到厂门口“一站式”上岗就业。截至3月5日,全省已组织专车、火车专厢、专机1171班次,帮助2.5万名农民工返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下一步,要优先将贫困劳动力作为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保障对象,确保贫困劳动力尽快返岗,获得工资收入。

  二是优先复工。对生产疫情防控物资的重点企业,人社部门派专人提供“点对点”用工服务,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目前已帮助48户重点企业解决紧缺劳动力近千人。同时,为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等复工复产提供劳动力支持;对有用工需求而眼下又缺乏劳动力的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积极推荐贫困劳动力就业。

  三是优先吸纳。通过制定和推动落实吸纳就业的补贴政策,鼓励各类用人单位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疫情期间,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的用人单位,就业补助从每人1000元提高到1500元。设置了一批乡村临时性公益岗位,优先安置受疫情影响没办法离开家乡、找不到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四是优先招聘。每年春节过后是农村劳动力找工作的黄金季节,由于疫情影响,取消了“面对面”的现场招聘活动。人社部门一直开展网上招聘、24小时不见面服务。目前已组织1.56万个用人单位、提供岗位52.6万个,参加网上招聘的人数达15.4万人。对贫困劳动力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优先招聘。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了职业介绍补贴。

  五是优先培训。由于疫情影响,劳动者技能的现场培训全部停止,人社部门全方位开通了线上培训平台,利用劳动者集中在家的有利时机,让他们安下心来学习和提高技能。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进行培训学习,为他们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打好基础、创造条件。目前,全省已有3.5万人次参加了网上的技能培训。

  全省人社部门将坚持疫情防控和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两手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帮助贫困劳动力尽早实现就业、增加收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

  

山西农民报记者:

  疫情期间省农信社主要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农民群众恢复生产实现就业增收,效果如何?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

张科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山西农信始终坚持“农信姓农”的基本定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高位推动,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为农民群众恢复生产实现就业增收,提供信贷支持。

  一是摸清信贷需求。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要求,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提升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引导客户经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紧盯粮油、农机、农技、种子、化肥、种植养殖等生产项目,精准对接,及时摸清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信贷需求。

  二是加大信贷投放。全省农信社及时组织支农资金,单列信贷规模,保障涉农信贷资金供应充足。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我们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审批发放速度,提供“复工贷”“富裕贷”、福农卡授信等专属信贷产品,切实加大信贷投放,确保信贷支持不违农时,不误农事。

  三是降低贷款成本。疫情期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娱乐和旅游等行业的农户新增贷款利率,同比下降幅度不低于20%。同时,积极引导县级农信社和农商行用好用足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主动申请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利率更加优惠的信贷资金。

  四是优化信贷服务。根据农户(贫困户)申请,通过妥善办理无还本续贷、展期、调整结息方式等措施,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以有效缓解部分农民群众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的压力。对于因疫情防控导致农户(贫困户)、村干部、农村医护人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等客户的贷款逾期的,不作逾期记录报送,不进征信系统,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通过以上措施,到2月底,全省农村信社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13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较年初净增94亿元,农户贷款较年初净增15.26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8276万元,有力保障了农民群众春耕备耕生产和就业增收。

  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非常感谢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信社的5位负责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