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核心阅读
  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新要求、新动力和新保障,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探索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机衔接机制,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而且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需要。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全面脱贫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和硬任务,乡村振兴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构成,乡村振兴是稳定巩固脱贫成效、持续提升脱贫质量的有效手段,二者虽然在实施时间、对象和贫困瞄准上有所不同,但其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指向实现共同富裕,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视角的综合衔接概念。一方面,从实施路径看,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脱贫攻坚包括产业扶贫、人才帮扶、文化扶贫、生态扶贫、党建扶贫等,需要打通二者之间的衔接渠道,实现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从主要内容看,应着重做好观念、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的有效衔接。从保障工作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角度看,实现二者有效衔接是实现其目标的应有之义。第一,脱贫攻坚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为对象,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弥补了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第二,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接续战略,是对全面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有利于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稳定减贫的长效机制。统筹做好有效衔接,可以促使二者实现互促共进、平稳转型。
  产业扶贫是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以深度贫困自然村为重点,把后续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引领贫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带动主体,注重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确保贫困劳动力都能在家门口就业,这样使发展产业有了根基,脱贫攻坚有了保障。
  抓好产业衔接,推进产业兴旺。山西结合各地实际,在县域内打造支柱产业,形成市场广泛认可的品牌。在乡镇及行政村境内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特色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覆盖带动率。确保“企业到村、产业到户、就业到人”,留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就地就业,吸引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毕业生来乡、返乡发展。
  发展经济林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彩化财化,统筹生态生计,协调增绿增收,今后要聚焦经济林、森林旅游康养、林下经济三大产业形态,不断创新“增绿”变“增收”的有效机制,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变成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
  打赢脱贫攻坚战,光伏产业既是攻坚利器,又是坚实保障。山西把光伏扶贫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助力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形成了以村级电站为主,集中电站、户用电站为补充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形式,探索出了林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集约发展模式。目前,全省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达294.4万千瓦时,惠及56.8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贫困县贫困村全覆盖。
  山西省选择长治市和阳曲县、云州区、怀仁市、岢岚县、阳泉市郊区、左权县、中阳县、沁水县、安泽县、万荣县等,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坚持先行先试、深入谋划、大胆探索,着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无缝衔接。山西试点市县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从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围绕乡村产业扶贫等方面,谋划推进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资金投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筑牢后盾。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盯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持续打好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组合拳”,推进扶贫资金有序转向。
  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扶贫资金,仅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就从2015年的46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261亿元。202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较大幅度增加中央专项扶贫资金规模,新增资金向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适当倾斜。为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乡村振兴财政资金投入有大幅增长,其增速明显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速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国家扶贫资金投入在保障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应逐步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集中加大对相对贫困的治理力度。同时,应对政府各种涉农财政资金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综合效应。山西聚焦深度贫困县,发挥金融支持带动作用,对有意愿、有能力、无不良记录的农户,小额信贷应做到应贷尽贷;对投入帮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更优惠的信贷支持,鼓励其参与发展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