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 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起步之年。省乡村振兴局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决策部署,以巩固成果为基础、拓展成效为路径、有效衔接为关键、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任务,着力推动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开好局起好步。贺天才副省长先后在全国二季度“三农”重点工作调度会、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会上介绍我省做法。省乡村振兴局在全国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搬迁后扶工作现场推进会、长治市在全国加强中央衔接资金管理使用培训班上分别代表我省交流发言。划分“三类县”统筹推进、优化调整“四个不摘”政策等做法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肯定并印发简报全国推广。今年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下达我省41.08亿元,比去年增长7.3%。截止6月30日,项目开工率98.5%,全国第一。项目资金支出进度33.5%,全国第四。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开局良好、势头强劲、取得阶段性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一、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开局良好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中之重,把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作为最紧迫任务,抓好谋篇布局、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工作重心、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机构队伍等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

(一)出台方案编制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对标中央30号文件和今年1号文件,结合全省实际,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制定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编制全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在“十三五”脱贫攻坚集中解决要素支撑“有没有”的基础上,明确“十四五”巩固拓展从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基础设施支撑、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兜底、乡村治理六个方面,重点解决能力提升“好不好”问题,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二)划分“三类县”,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根据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档立卡人口规模和人均纯收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等因素,将全省117个县分为三类,分别明确“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统筹政策支持、资金项目和成效考核。31个先行示范县重点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样板;40个整体推进县重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现代化;46个重点帮扶县重点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

(三)优化调整“四个不摘”,推进政策衔接。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不摘”政策举措只能强化不能削弱的要求。省乡村振兴局牵头,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专题会议推进,落实旬报制度,组织省直25家部门全面系统梳理政策措施105项,其中延续71项,优化18项,调整13项,新增3项,形成“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大体系,确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印发全省参阅落实。组织省直相关部门跟进对接国家层面出台的调整优化文件,第一时间拿出贯彻落实意见,目前省级层面已出台12个、正在履行发文程序5个、已征求意见2个。

(四)开展总结表彰,汲取奋进力量。总结脱贫攻坚成就,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表彰先进典型。全国脱贫攻坚表彰我省55名个人、41个集体。召开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乡村振兴推进大会,隆重表彰300名个人、500个集体。12000余人参加会议。6个集体、8名个人受到全国乡村振兴系统表彰。讲好脱贫故事。联合宣传部门制定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宣传报道方案,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为主题,立体式、全方位、多角度集中宣传山西脱贫攻坚成就。组织相关行业部门连续举办4场新闻发布会,出版发行《掷地有声:山西58“摘帽”故事》,省乡村振兴局党组在省委机关刊物《前进》杂志刊发《脱贫攻坚山西答卷》,山西日报以《无愧时代的追梦人》为题集中宣传获全国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6个整版报道山西特色减贫之路,山西电视台连播5集《脱贫攻坚决胜今朝》大型政论采访节目。打造中国扶贫交流基地。打造岚县、岢岚、右玉县三个交流基地,展示中国特色山西特点减贫经验。

(五)完成系统机构重组,接力乡村振兴。以机构衔接推动工作衔接,确保队伍不散、思想不乱、干劲不减。整建制重组乡村振兴机构。经中央编办421日批复同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5月14日印发调整扶贫工作机构设置《通知》,省扶贫办重组为省乡村振兴局,保留省政府直属机构和正厅级建制,由省农业农村厅统一领导和管理。5月25日省乡村振兴局挂牌。市县同步调整,单设扶贫工作机构的重组为乡村振兴局,仍单独设置;没有单设扶贫工作机构的,在农业农村局挂乡村振兴局牌子。6月10日前,11个市、117个县全部挂牌。新组建乡村振兴督导组。对省委脱贫攻坚督导组期满总结,组建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督导组,省乡村振兴局七大工作组,对应七个督导组,划片包市、督导推动政策措施、重点工作落实落细,跑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接力赛。

(六)精准选派驻村力量,完成整体轮换。抽调36名驻县大队长统筹驻村帮扶。5月25日,省市县三级7066支驻村工作队、22338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全部到岗,比国家要求提前1个月,顺利完成各级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整体轮换。完善“四级管理”体系。落实中央《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同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工作的通知》,共同制定《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意见》,坚持定村精准、派人精准、工作精准、管理精准“四个精准”原则,完善省领导联系帮扶、驻县大队长统筹指导、驻乡镇工作队长具体管理、驻村工作队主抓落实的管理体系。“五类对象”因乡因村派人。对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村(社区)派驻工作队;对党组织软弱涣散脱贫村整建制派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承担驻村帮扶任务,纳入驻村工作队管理;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其他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对巩固拓展任务重的乡镇派驻工作队。落实“五天四夜”驻村要求。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帮扶村,“五天四夜”全脱产帮扶,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工作。

(七)持续抓好干部培训,提升能力素质。适应新领域、新任务、新要求,提升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培训范围突出“全”省级抓示范,市级抓落实,县级广覆盖,开展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培训,确保地方党政领导、乡村振兴领导组成员单位和行业部门干部、帮扶干部等政策培训全覆盖。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举办6个示范培训班,6月份已举办市县乡村振兴局长、“三类县”分管副县(市、区)长两期培训。培训内容力求“精”。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开展政策理论大学习,将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级三个层面指导性文件和工作方案34个,集成《政策汇编》,对其中24个文件“一图讲解”,集成《政策图解》,梳理政策体系、突出知识要点。培训效果注重“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练兵”活动。省乡村振兴局带头,围绕27个重点课题,走下去蹲点调研、走上去争取支持、走出去学习经验,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一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方面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立文字材料、语言训练、信息技术、综合才艺等四个课题组,提升“写说用动”能力。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办党在我心中 逐梦启新程乡村振兴论坛、PPT大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八)联合院校务实合作,组建乡村振兴人才智库。发挥高校专业特长,整合学术力量、开展深度合作。与山西大学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乡村振兴提供从决策咨询、政策创新、实践评估、经验集成到成果展示的全过程服务。与山西农大联合成立乡村振兴课题研究组,建立定期协商联席会议制度,致力于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产业、研学、美丽乡村示范基地,挖掘资源优势创新区域品牌。与省委党校共同开展案例教学、强化案例推动,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借助和发挥山西财专在咨询策划、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推进乡村旅游项目。

  二、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势头强劲

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就业帮扶、兜底保障、搬迁后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等重点工作。

(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今年新确定监测对象38001.01万人,全省监测对象13.2万人,其中消除风险的10.4万人。细化方法路径。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出台《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构建“三四六三”工作体系,即瞄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落实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舆情信访预警四方监测措施,筑牢产业帮扶、就业帮扶、资产保障、“四个不摘”政策、兜底救助和搬迁后扶六道防线,强化主体、帮扶和监管三方面责任,确保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强化部门预警。通过防止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与行业部门核查比对、综合研判预警。与医保部门交换全省住院患者自付医疗费用信息,组织市县集中排查因病致贫返贫风险,新确定监测对象近6001600多人;与省残联开展数据比对,组织市县实地核查,新确定监测对象600余户1500多人。组织驻村干部,通过建立村级微信群,拓展农户自主申报渠道,每月逐户了解农户收支、产业就业、就医就学和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情况,提前预警返贫致贫风险,落实“菜单式”帮扶措施。深化排查通报。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统一部署,组织完成全省117个县区、1.9万个行政村、755万户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将动态监测帮扶列入13710督办事项,每周调度、每月通报,推进落实帮扶措施。

(二)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实现“两个高于”。上半年全省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94.35万人,超出去年2.53万人,其中省外务工16.02万人,超出去年1.12万人,实现务工就业和省外劳务输出人数“两个高于”去年的目标。逆周期调节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元旦、春节“两节”期间输出1.1万多人。实施光伏管护技能提升行动,对村级电站约一万名左右管护人员全员培训、持证上岗,促进脱贫不稳户、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弱劳力、半劳力就近就地就业。5月份举办第一期培训,467名村干部和电站管护人员参加培训。在去年对全省159万脱贫劳动力建档立卡基础上,实施建档立卡、精准培训、考核评价、发放证书和安置就业“一条龙”推进,组建专班、定期调度、用足政策、拓宽渠道,提高持证率、就业率和增收率。

(三)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全生命周期巩固脱贫成果。在抓好青壮年产业就业基础上,针对青少年抓好教育提质。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今年计划建设改造500所寄宿制学校,补充1000名省级特岗教师,加快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集中,推进农村教育资源从“量多点散”向“优质集中”转变,持续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和控辍保学措施。针对老年人抓好养老保障。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好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按照“标准适度、能兜住底、可承受、可持续”的原则,鼓励多缴多得,普惠倾斜结合,督促子女履行赡养责任,对低收入老年人倾斜支持,从制度上解决老年人养老和返贫致贫问题。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参保人数达1572.4万人。

  (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扎实推进。落实全国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搬迁后扶贵州现场会精神和国家发改委《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把集中安置区和搬迁群众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区域、特殊群体,联合省民政厅等10部门印发《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抓好安置区党组织和社区组织建设。会同24个部门制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全省易地搬迁质量安全和产业就业保障两个专项行动,7月下旬召开全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暨“六乱”整治现场推进会。将后续扶持特色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巩固脱贫成果项目库。对搬迁安置人口100人以上的507个集中安置村(社区)全部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计1521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

(五)“六乱”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在乡村振兴开局之年采取的超常规举措,是乡村振兴部门推动乡村建设行动的当头炮,5月14日启动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全省117个县(市、区)投入资金11.24亿元。1.9万个行政村开展整治工作,473.3万农户广泛参与。加强领导高位推动。省级成立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行业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县成立领导组,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一线总指挥”;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村级党组织书记为一线施工队长;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把“六乱”整治列入帮扶工作重点。乡村振兴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行业部门分工负责、加强协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周密部署压茬推进。5月14日省委省政府动员部署,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专门方案,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四类重点区域,“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彻底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突出问题。5月16日到7月20日开展集中整治,全面排查摸底,实施台账管理,倒排工期,彻底整改到位。6月份开始每半月调度通报,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出台《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标准(试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7月下旬召开现场推进会。奖惩并举强力推进。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和成果巩固情况纳入对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省乡村振兴局七大组划片包市明察暗访23个县、89个村,发现130多条问题,集中曝光推动整改。综合运用“报、网、微、屏”等媒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制作“六乱”整治公益宣传片,在山西广播电视台5个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收集60余条市县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地提供借鉴。

(六)“三保障”突出问题逐个排查整改4月底开始,省乡村振兴局统筹协调,省直相关行业部门分别牵头,逐村逐户逐项全面排查。制定《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常态化排查整改、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有保障全省共排查学校7975所(含特殊教育学校及小学教学点),排查人数328.9万人,失学辍学人数为0。基本医疗有保障全省253.76万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帮扶政策覆盖范围,符合条件的34.2万名脱贫人口全部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今年全省农村建档立卡人口累计住院14.96万人次,脱贫人口住院综合保障比例88.1%;累计救治大病困难群众35.47万人次,应治尽治。对少数县存在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品配备不达标和设备使用率低、村医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强化督导持续推进整改工作。住房安全有保障排查发现问题172户、已完成整改45户、正在整改的127户8月底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排查发现隐患工程120处,已经整改71处,其余49处在10月底可全面完成。

(七)资金项目支撑持续强化。中央补助资金大幅增加。今年全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113.87亿元,其中中央41.08亿元,增长7.3%;省级20.25亿元,市级18.6亿元,县级33.94亿元。中央和省级资金因素法分配到市县51.64亿元,其中46个重点帮扶县42.17亿元,占81.7%建立巩固成果项目库。全省2021年项目库储备项目14469个,预算总投资257.7亿元。其中县级纳入实施计划项目8062个,已开工7943个,开工率98.5%,六月底全国排名第一。纳入计划实施项目资金119.62亿元,已支出40.01亿元,支出进度33.5%,全国排名第四。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规范完善。落实“四明确五规范”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制度,省级制定出台《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指南》。督导市县健全管理体系和动态监管台账。坚持每月调度,确保保值增值,持续发挥效益。目前完成确权741.07亿元,确权率99.96%6月19日全省加强光伏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现场会在武乡县召开。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巩固拓展有效衔接的目标任务,拓展工作载体,夯实基础支撑,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强化作风建设能力提升,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这个硬机制。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作为“十四五”时期重中之重,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做好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帮扶。组织市县全面落实我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完善事前预警、事中帮扶、事后跟踪等举措,8月初召开现场推进会加大“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力度。在开展集中排查整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要求,建立“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改长效机制,以县为单位,组织相关行业部门牵头,跟踪监测“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查缺补漏,发现一例,解决一例,确保“三保障”成果持续巩固,各类问题静态清零。强化搬迁群众后续帮扶。近期召开全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暨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现场会。落实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意见》,加强监测帮扶、就业安置、产业支撑,抓好社区治理,强化社会融入,健全完善后扶长效机制,推动政策落地落实。

二要夯实筑牢产业发展就业增收这个硬支撑。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我们始终面临的现实难题。把发展产业作为根本之举长久之策帮扶重点从以户为单位解决脱贫问题转向以县为单位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弱项。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带农益农机制,扩大脱贫人口受益面,加快推进农产品价格险、灾害险重点帮扶县全覆盖,深化“五进九销”消费帮扶,抓好产业扶贫项目资产后续运维管护,光伏扶贫年度收益稳定在18亿元以上。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做到应贷尽贷,有效防控风险,三季度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导。把技能就业作为硬任务硬措施,抓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提质增效,以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以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本领、稳岗转岗能力和工资性收入。统筹用好公益岗位,扩大以工代赈范围,落实好吸纳务工就业等优惠政策,确保全年完成70万脱贫劳动力持证培训任务,最大限度支持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

三是织密织细农村低收入人口兜底扶持这个硬保障。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制度,动态调整保障标准,合理提高救助供养水平和服务质量。健全专项社会救助和急难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慈善机构和市场主体参与社会救助。落实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宣传引导,精准核实保障对象,保障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基本生活。对特殊群体致贫返贫风险,随时发现、随时帮扶、随时清零。

四要细化实化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各项政策制度这个硬举措。按照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求,加大责任落实、政策支持、帮扶力量、监管考核力度,协调省直相关牵头部门跟进对接国家层面出台的调整优化文件,第一时间拿出切合我省实际、可操作、能落地、有含金量的贯彻落实意见,举办政策系列新闻发布会和政策大讲堂,持续抓好政策解读和政策培训,督导跟进落实落细,打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政策组合拳。

五要扎实抓好农村和社区基层组织换届这个硬基石。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脱贫村整建制派驻班子的基础上,发挥驻村帮扶作用,做好基层组织换届工作,选出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党组织带头人,学习上帮助、思想上引领、能力上提升,工作上支持,引领带动脱贫群众干事创业、加快发展。

六要紧紧抓住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严格履职这个硬作风。适应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使命新任务,持续抓培训,持续抓履职。省级组织实施好示范培训班,牵引市县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地方党政领导、行业部门和驻村干部等培训全覆盖,促进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增强政治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精准把握政策,创新工作方法,锻造为民情怀。以能力提升保任务完成。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以优良作风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七要精心打造新型政产学研一体化这个硬平台,深化与山西大学、山西农大、省委党校、山西财专等高校的合作,拓展领域、破解难题,形成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与行业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组织省直部门分管领导担任讲师、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政策解读员,在门户网站设立乡村振兴政策专栏。通过院校合作、部门协同,加强数据、政策、项目、专家“四库”建设,为巩固拓展有效衔接提供硬核支撑。

八要不断完善通报督查考核这个硬约束。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和考核方案,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明确督导组季度工作任务清单,开展常态化督导。国家出台《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办法》后,协调相关部门和市县对标要求、查缺补漏、提质增效,为后评估打好基础。综合运用现场、案例、通报、督导推动“四种方法”持续压实责任,确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2021年7月5日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